您好,歡迎進入儀研智造(上海)藥檢儀器有限公司網站!
旋光儀如何選用合適的樣品管?
購買旋光儀時儀器廠家可能配置不同長度的樣品管(如20cm或10cm等),這時該如何選用合適的樣品管進行旋光度、濃度或糖度試驗呢?
首先應看所測樣品有無相應的技術標準,如?中國藥典?中通則0621旋光度測定法規定的測定管長度為10cm,但是如果所測試的產品沒有對應標準該如何選擇?下面整理了幾項判斷依據可供參考。
核心原則及其科學依據:旋光度與樣品管長度成正比(公式為α=[α]λT?L?C), 長管能放大旋光信號,尤其適用于低濃度或弱旋光性樣品,同時可減少讀數相對誤差,便于比旋光度計算。
旋光管長度的影響機制
正比關系原理:根據物理光學公式,旋光度與管長、溶液濃度及比旋光度直接相關。長管通過增加光程,顯著提升旋光度的絕對值。
誤差控制優勢:短管(如5cm)的旋光角度可能僅1°~2°,而儀器最小分度值通常為0.1°,導致相對誤差高達5%~10%。長管將旋光度放大至2°~4°,誤差可降低至2.5%~5%。
長管的具體適用場景
低濃度樣品:當溶液濃度過稀時,短管可能無法產生可測信號,長管能確保旋光度超出儀器檢測閾值。
弱旋光性物質:如糖類衍生物等旋光能力較弱的化合物,長管可增強其光學活性表現。
特殊情況下短管的使用
高濃度或強旋光性樣品:若預期旋光度過大(超過量程),需改用短管避免超出儀器量程,但需同步調整濃度或稀釋處理。此時需注意校準管長參數。